宏观专题20190701:宏观稳杠杆,政府转杠杆————从现代货币理论看债务问题

发表时间: 2019-07-02    来源:海通证券

一季度我国宏观杠杆率回升。从BIS的统计来看,我国的宏观杠杆率在全世界处于较高水平。高杠杆通常与金融系统的脆弱性联系在一起,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因而控制杠杆率是我国面临的重要任务。过去两年我国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18年全年杠杆率波动在1个百分点以内。但今年一季度,我国宏观杠杆率再度上升。我们测算一季度末的宏观杠杆率达247.1%,相比18年四季度提高了3.9个百分点,企业部门加杠杆是主要原因。

    现代货币理论,如何稳杠杆?提到控制杠杆率,通常想到的是金融条件收紧,但这往往会引发衰退,现代货币理论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现代货币理论认为,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债务应有所区分。政府的债务实际上就是非政府部门的金融资产,相比于私人部门杠杆率高企导致系统性风险加剧的问题,政府部门在主权货币制度下的债务扩张不会存在违约问题,因此,要想稳住社会总杠杆率的同时托底经济,政府加杠杆成为首选。美国和日本历史上都出现过私人去杠杆、政府加杠杆的阶段。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美国居民被迫去杠杆,企业债务也一度出现负增,美国选择让政府部门持续加杠杆,为经济复苏保驾护航。日本在90年代危机之后同样出现了私人部门降杠杆的情况。为了维持经济的增长,90年代以后日本政府也采取了扩大举债的办法。

    分部门看,各国债务特征。因此笼统地讲总体杠杆率并不能反映真实的债务情况,对于债务问题,更要重视的是其部门结构的特征。按照BIS的统计,政府部门债务率方面,发达经济体整体高于新兴经济体,私人部门债务率方面,发达经济体同样较高,而新兴经济体则跨度较大,这主要是因为08年危机之后,发达经济体的政府部门债务率普遍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而同一时期,新兴经济体则不少国家是私人部门债务率大幅提高。私人部门债务率内部,各经济体非金融企业债务水平较为接近,但不同国家居民的债务率差异较大。与全球主要国家相比,我国的私人部门债务率位居前列,而政府部门债务率不高。BIS数据为比较不同经济体的债务提供了便利,但对我国的债务统计口径仍有不太准确之处。我们进一步测算,考虑了公积金贷款的居民债务率为59.7%、剔除了政府隐性债务的企业债务率128%,我国真实的居民和企业部门的债务率仍处高位。而考虑了主要的隐性债务,我国政府部门真实的债务率58.9%,与发达国家相比政府债务率还不算高。

    宏观稳杠杆,政府转杠杆。过度举债会带来潜在风险,这背后的问题主要是来源于私人部门。居民大幅举债刺激地产泡沫,企业过度举债增加未来偿债压力和违约风险,这些问题在举债模式难以为继之后,都可能引发严重的金融危机。而主权政府的本币债务增加,相对私人部门的债务而言不足为虑。现代货币理论认为主权政府在主权货币制度下不会破产,主权政府的本币债务不存在理论的上限,因此,化解私人部门高杠杆率,可以通过政府部门适当增加举债来实现。我国政府部门债务的问题不是在于规模过高,而是在于结构和方向。我国政府债务率并非没有上升,19年一季度末的政府部门总的债务率较07年末上升了36.5个百分点,但增长主要来自地方、投向了基建。但地方政府高息举债投资基建,并不一定提升效率,反而容易带来过剩。政府举债、财政收支,不是为了决定资源的分配,而应是起到优化分配、提升效率的目的,从对经济长期的作用来看,减税改善分配和供给,其实优于基建直接刺激需求。因此,要稳妥化解私人部门债务,我国尚有空间的政府部门可以适度增加举债,将私人部门的杠杆部分转到政府。但方式不应是再启动一轮大规模基建刺激,而应是通过国债低息举债来减税,增加居民消费和企业盈利,使资源更合理地分配到私人部门,最终化解私人部门的高杠杆。

宏观专题20190701:宏观稳杠杆,政府转杠杆————从现代货币理论看债务问题.pdf

声明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仅提供给本公司特定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或阅读本公司的证券研究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海通证券官方网站(www.htsec.com)刊发的证券研究报告为经合法授权发布,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的授权刊载详见海通证券网站的相关业务公告。本公司郑重提醒公众投资者,请审慎使用从网络或其他媒体、机构获取的未经授权刊载或者转发的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本公司的证券研究报告仅向特定客户传送,未经海通证券研究所书面授权,研究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刊载或者转发证券研究报告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公司所载的信息、材料及结论只提供特定客户作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客户应考虑本公司研究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任何机构或个人在决定投资前,务必审慎决策、自担风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