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国家战略 打造实力之基 海通证券“十四五”扬帆起航

发表时间: 2021-09-22    来源:解放日报

海通证券新总部大楼,位于外滩金融集聚带,与隔江相望的陆家嘴金融城交相辉映,共同构筑起上海“一城一带”城市金融新格局。

2021年1月18日,公司自建的张江科技园正式启用,成为证券期货基金公司中规模领先、设施先进、管理智能的数据中心新标杆。

2018年10月8日(美国东部时间),海通国际作为全球最大股票电子交易市场——纳斯达克交易所的首家中资背景做市商,正式开始做市交易。

 

9月22日,海通证券迎来33岁生日。对于这家证券行业头部券商而言,这一年是一个特殊的节点,“十三五”已完美收官,“十四五”正扬帆起航。这家上海老牌金融机构,已经开始迈入新的征程。

从“大起来”到“强起来”,“十三五”完美收官

33年,海通证券始终坚持“务实、开拓、稳健、卓越”的经营理念,打造“稳健乃至保守”的风险控制品牌,成功度过了多个市场和业务周期、监管改革和行业转型发展,是国内上个世纪80年代成立的证券公司中唯一一家至今仍在营运并且未更名且未被收购重组过的大型证券公司。

“十三五”期间是海通站稳“大起来”阶段,并逐步走向“强起来”阶段的关键五年。这一时期,公司有序推进各项战略举措,核心指标稳步提升。2020年,海通证券“十三五”圆满收官。回望来时路,公司成绩斐然。

这五年,公司资产规模持续增长。2020年末总资产达6937亿元,为2015年末总资产5764亿元的1.2倍;2020年末净资产1681亿元,为2015年末1169亿元的1.4倍;“十三五”期间的年度平均总资产为6002亿元,为“十二五”期间2647亿元的2.3倍;年度平均归母净资产1250亿元,为“十二五”期间683亿元的1.8倍。

这五年,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十三五”期间,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531亿元,是“十二五”期间850亿元的1.8倍,是公司1988年成立至2015年累计27年营业收入的1.1倍;归母净利润累计实现423亿元,是“十二五”期间337亿元的1.3倍以及公司1988年成立至2015年累计27年归母净利润的0.8倍。

这五年,公司投行业务成绩亮眼。股权融资方面,“十三五”期间,公司完成184个境内股权融资项目,股权承销金额3196亿元,其中IPO项目完成挂牌69家,承销总额809亿元,挂牌家数较“十二五”期间增长116%,承销总额增长400%。股权融资业务市场排名呈上升趋势,从近年来的前8名提升至当前的第4名。债券融资方面,“十三五”期间,公司债券承销总额1.54万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4.8倍,承销债券4507只,是“十二五”期间的18.3倍,平均市场份额4.7%,较“十二五”期间提升0.9个百分点。公司企业债承销金额于2016年登顶行业第一后,多年来一直稳居行业第一,平均市场份额8.3%,较“十二五”期间提升4.2个百分点。

这五年,公司资管条线收入规模显著增长。2016年资管业务净收入为16.4亿元,2020年末已经完成翻番,达到了33.7亿元。从对标来看,公司资管条线净收入从2018年开始在行业对标中稳居前四,2020年位居行业第三。

这五年,公司投资业务线以创新促转型,不断强化资本与投资管理能力建设,权益投资、固定收益、自贸区分公司和创新证券投资累计贡献净利润约为65.9亿元,占集团累计净利润的14%。

这五年,境外子公司在国际化战略引领下,稳中求进,成效显著,不断巩固领先优势。通过收购整合海通国际、海通银行,设立上海自贸区分公司(及已获批设立的澳门分行),公司已建立起业内领先的国际业务平台,国际化战略迈上新台阶。境外子公司收入占比从2015年的14%跃升至2020年的25%。

成绩的背后,是公司健全的合规与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公司目前已基本建立覆盖全集团的风险管理体系,落实全面风险管理要求,能够较为有效地管理各类风险。公司依照监管规定,建立健全了合规管理制度和组织体系,不断夯实各类合规职能的履行,保障与促进公司持续合规稳健发展。

创历史第二好业绩,“十四五”扬帆起航

告别“十三五”,海通人马不停蹄迎接新的挑战。

2021年,是海通“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这一个特殊的上半年,公司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完成了成立以来历史第二好的业绩——实现营业收入234亿元,同比增长31.5%;实现归母净利润81亿元,同比增长47.8%,超额完成了董事会制定的年度预算序时进度目标。

这样的成绩,得益于海通在“十三五”基础上继续夯实各项业务优势,多点开花。

公司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战略优势进一步夯实。上半年公司息、费、投资收益合计179.4亿元,其中费类收入71.7亿元,占三类收入39.9%;投资类收入74.1亿元,占三类收入41.3%,助力公司财富管理能力和销售交易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海通银行澳门分行获批设立,标志着公司国际化战略将向纵深推进。海通国际继续保持香港投行标杆地位,费类收入与交易及投资收入净额保持快速增长。

公司始终抓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线,在注册制推进的过程中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上半年公司在科创板、创业板IPO挂牌数均排名市场第一。公司投行业务收入30.08亿元,同比增长46%,利润总额16.3亿元,同比增长49%。公司境内承销与保荐业务收入排名行业第二。完成11单科创板项目挂牌,市场排名第一;完成7单创业板项目挂牌,市场排名第一。公司始终以“做深服务价值链,构建客户生态圈”作为总体发展思路中的关键着力点,从投行本源出发,通过“投、融、保”,把握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价值链的高端地位,持续提升实体经济服务能力,实现服务国家战略、提升专业能力、良好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面对“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国内居民财富结构迎来巨变,公司紧抓财富管理转型机遇,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理念,不断丰富产品体系建设,上半年公司客户结构持续优化,产品销售创出佳绩,集团资管规模与收入均实现快速增长。上半年公司财富管理实现收入51.9亿元,同比增长5%,利润总额32.6亿元,同比增长62%。

秉承“科技引领”发展战略,公司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打造证券行业金融科技创新先行者。公司“十四五”科技规划全面启动,明确了以“敏捷化、平台化、智能化、生态化”为核心特征的数字海通2.0发展目标,奠定了公司数字化转型工作的总纲和主线。公司近年来科技投入保持行业前列,累计获得了多项软件著作权及国家专利,引领行业科技创新。

在海通人的努力下,公司“十四五”开局顺利。如今,海通拥有多元化的业务组合、全球化的资产布局、业内领先的科技投入,在危机和变化中把握机会。

在公司集团化、国际化、信息化“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引领下,海通做好准备,在下一个五年实现高质量健康发展。

立足服务国家战略,未来着眼全局

国家强盛,金融才能繁荣。“十四五”期间,海通证券将继续以服务国家战略全局、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己任,以比学赶超的精气神和谋定快动的执行力,推进公司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为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公司将着力建立领先的绿色投融资服务能力,提升绿色金融跨境服务能力,积极弘扬绿色低碳发展的文化理念。公司将加大对绿色低碳经济的布局力度,聚焦环保、新能源等方向,通过股权、债券、并购等一系列金融服务推动行业优质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PE子公司将深入挖掘投资机遇与价值,布局绿色领域投资,开展绿色基金业务,加强与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等优质资源的合作,推动绿色产业科创投资基金、碳中和专项基金早日设立,撬动更多优质资源,分享能源结构转型优化的发展红利,实现社会责任和投资回报的双赢。

公司将充分利用地处长三角的区位优势,促进金融、科技、产业发展相互赋能,助力打造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公司大投行将抓住机遇,继续着力培养长三角重点地区团队,巩固、提升原有市场影响力;充分利用在科创板业务中积淀形成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行业专业服务优势,渗透至长三角其他地区、行业,积极挖掘、培育、引导优质企业走向资本市场。海通恒信将聚焦区域内中小微企业,深耕供应链,围绕企业上下游,为企业高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与解决方案。

今年5月上海市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化资产管理行业数字化运用,围绕完善资产管理机构体系、创新资产管理产品和服务、发挥金融市场作用、提升资产管理国际化水平、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培育、提升综合服务能力6个方面19条举措。公司资产管理机构包括海通资管、富国基金、海富通基金将紧紧围绕《若干意见》精神,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和丰富产品体系,强化投研一体化深度融合,科技赋能,优化升级业务模式,发挥公司境内外资本市场头部机构的优势,打响海通资管品牌。

今年7月15日,《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发布,提出在科创板引入做市商制度。这对具备人才、资本实力、研究、风险管理、定价和销售能力优势的头部券商是难得的机遇。作为诞生并根植上海的券商,公司将紧紧抓住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历史机遇,保持投行业务强劲的发展势头,利用海通自身丰富的跨境业务优势,大胆闯、率先试,布局建设联通境内外市场的重大金融平台,持续做好区内实体企业的服务工作,助力激发浦东新区创新创造活力。

展望未来,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公司将积极融入国家高质量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大局,坚持“制度为本,程序为上,节奏为王,度为纲”的企业文化,以建设一流标杆式投行为目标,保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积极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公司治理体制机制,努力将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探索富有中国特色的新金融之路。

打造行稳致远之基,全面提升软实力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以及“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城市品格,始终影响着海通证券的发展。

《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提出,上海要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必须在持续增强硬实力的同时全面提升软实力,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

上海把提升“软实力”的重要性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海通也将配合这座城市的脚步,全面提升公司软实力。软实力是“实力之基”,提升公司软实力是服务国家和自身战略的客观需求,也是公司行稳致远的必要条件。而党建与文化建设,无疑是软实力的重要抓手。

上半年,公司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举办多期专题辅导报告会。各级党组织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通过重温党的百年奋斗史,坚持以学促思、以学促干、以学促进,在公司领导班子、干部员工中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更加坚定自觉地为党的事业奋斗。上半年,公司组织召开行业文化建设推进工作会议,确定了2021年行业文化建设“巩固建成期”的推进方案。

当前,在新一轮资本市场全面改革中,注册制改革是一项“牛鼻子”工程。《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研究在全证券市场稳步实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进一步凸显了注册制改革在国家完善金融基础制度中的重要性。

海通人深知,中介机构的归位尽责是注册制平稳实施的重要基础,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而证券公司恰恰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中介机构。作为上海的大型国有金融企业,海通证券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国资国企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扎实推进公司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勇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推动公司实现新跨越、再上新台阶,为推动浦东更高水平改革和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有鉴于此,海通通过文化建设评估工作,认真总结和反思了当前公司发展中的“短板”和“弱项”,特别是对照“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行业文化理念来看,公司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道阻且长。

公司将进一步完善文化建设体系,丰富企业文化内涵,牢固树立正确的行业价值观、风险观、发展观,用文化的力量引领方向、凝聚力量、促进发展、塑造形象。坚持对内凝聚人心与对外塑造形象相结合,坚持长期绵绵用力与阶段性突破跃升相结合,坚持整体目标导向与人人竞相参与相结合,坚持提升软实力与增强硬实力相结合,把“无形要素”转化为“有形力量”,抓住新机遇,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着力打造海通人在新时代的新形象:风雨来袭时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承平顺境时毫不懈怠、奋发进取,日常岗位上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平时生活中友爱友善、和睦和谐。充分发挥软实力的“加速器”作用,全面推动软实力与硬实力互动并进、相得益彰。

通过软实力的提升,每个海通人必须在态度上“零容忍”守牢底线,时刻保持对市场的敬畏、对法治的敬畏、对投资者的敬畏。在思想上“零侥幸”管控细节,加强合规风控建设,强化一线员工执业规范培训,建立全流程的业务管控机制。在行动上“零懈怠”谋求发展,立足于公司“五大能力建设”“四根支柱建设”的战略发展要求,回归主业主责,提高综合服务能力,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

下一个五年,海通人已然奔跑在路上,他们将在新征程中书写新篇章,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中国标杆投行而不懈奋斗。

 

关闭